|
组合1:布林带收窄 + ADX趋势弱化
布林带:带宽(上轨-下轨)缩至近期最小值(如5日均值以下),价格持续触碰中轨。
ADX:ADX值 <25(趋势强度弱),+DI与-DI交织无方向。
逻辑:波动率下降+趋势动能消失,典型震荡信号。
组合2:RSI中性 + 随机指标徘徊中轴
RSI(14):在40-60区间横向移动,无超买/超卖信号。
随机指标(14,3,3):%K与%D在50附近反复交叉,无明确趋势。
验证:两动量指标同时中性,市场缺乏方向。
组合3:MACD零轴粘合 + 成交量萎缩
MACD:柱状图紧贴零轴,DIF与DEA反复交叉无发散。
成交量:量能持续低于20日均量线,资金观望。
意义:动能衰竭+参与度低,行情陷入震荡。
组合4:ATR低位 + CCI区间震荡
ATR(14):数值创1个月新低,波动性收缩。
CCI(20):在-100至+100间波动,无突破信号。
解读:价格波动小+趋势强度不足,箱体形态确认。
组合5:均线缠绕 + MFI中性
均线系统:5/10/20日均线频繁交叉,呈水平排列。
MFI(14):稳定在40-60,资金流入流出平衡。
逻辑:均线无趋势+资金无偏好,震荡延续。
组合6:抛物线SAR密集转向 + 波动率指数低位
SAR:价格频繁触发SAR点,形成密集反转信号。
波动率指数(如VIX):处于近期低点,市场情绪平稳。
信号:短期反复止损+恐慌指数低,震荡格局。
组合7:威廉指标震荡 + 成交量分布均匀
威廉%R(14):在-20至-80间往复,无极端值。
成交量:无放量突破,各K线量能差异<15%。
含义:买卖力量均衡,价格难破区间。
组合8:Ichimoku云层平坦 + 动量背离消失
Ichimoku:转换线/基准线平行,云层厚度均匀无扩张。
动量(如ROC):无顶底背离,波动率同步降低。
结论:云层支撑阻力稳定,趋势动能缺失。
组合9:KDJ三线粘合 + 布林带百分比带宽
KDJ(9,3,3):K/D/J三线在50附近交织,未发散。
布林带:带宽百分比(带宽/中轨)<2%(参数可调)。
验证:超买超卖指标中性+波动率极低,震荡强化。
组合10:三重确认组合
ADX(14)<20:趋势极弱。
RSI(14)48-52:严格中性区间。
布林带:价格连续5根K线未触及上下轨。
优势:三重过滤,误判率低,适合保守策略。
使用建议
多周期验证:在日线判断震荡后,切换至4小时/1小时观察信号一致性。
结合形态:如矩形整理、三角形收敛等,提高准确率。
动态调整参数:根据品种波动特性优化阈值(如ADX阈值或布林带带宽)。
这些组合通过多维度交叉验证,可有效识别震荡行情,辅助制定高抛低吸策略。
|
|